资阳万惠达

搜索
查看: 1858|回复: 1

随处可见的“打击式”教育,最后毁掉了孩子什么?

[复制链接]

121

主题

94

回帖

5396

积分

从事

Rank: 8Rank: 8

积分
5396
发表于 2021-1-28 09:55: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四川资阳
1

说实话,你挖苦过孩子吗?

因为很多的人都有挖苦人的才能,做了父母也没有丢下。

还觉得这是一种幽默的方式。

的确,自嘲和朋友间偶尔的挖苦,可以说是一种放松示好的方式。

可当父母揪着孩子的问题,挖苦孩子的时候。

那样的乐趣感荡然无存。

哪怕说的那个大人沾沾自喜,觉得自己说的话有水平,击中了孩子的要害,又没有那么赤裸裸地指出来。

可是周边但凡是关心孩子的人,也会觉得这样的幽默是无趣的,而对孩子来说,更是一种痛苦,只是容易被人忽视。

这是大人们把快乐建立在了孩子的痛苦之上。

在很多的家庭里,孩子是必须承受来自父母的这种挖苦打击式的爱。

特别是很多老人,更是信奉这种“打击式”教育。

觉得孩子不能夸,怕孩子太骄傲。

所以习惯性地去打击孩子,他们觉得打击教育才能让孩子变得更优秀。

有的父母们会说这是为了孩子好,是为了指出问题,还能激励孩子。

可是你忘记了,孩子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他们也需要得到尊重,需要得到平等地沟通。

你的忽视和权威专制,已经让这些荡然无存。

2

亲戚家有一个男孩,刚上中学。

每次去,会发现他好像很害怕见到他爸爸。

因为每逢吃饭,爸爸就会开始挖苦打击他。

本来这个男孩平时就很沉默,跟爸爸没有多少话讲,只是跟妈妈和妹妹亲近一点,见到生人也是躲躲闪闪。

有一次,吃饭的时候,我们都坐好了,还不见他过来。

他爸爸就叱喝他,他就低着头端着碗小心地坐在桌子的边角处。

“真的是没长眼睛,每次吃饭都要人叫,自己不知道主动点啊!”

“你看你妹妹都坐好了,就你慢吞吞的,像只蠢猪。”

孩子妈妈劝说他少说几句,这才停下来。

可还是没有真的停下。

吃菜的时候,如果孩子夹的都是干菜。

爸爸又会挖苦说:“难怪又黑又瘦,看都吃的是什么菜。”

孩子有点生气,看着爸爸。

爸爸会脾气更大:“看着我干嘛,我说的不对吗?你是什么人,难道我不清楚啊!”

男孩红着脸,伸出的筷子又停在了半空,不知道夹什么菜吃。

只得匆匆扒拉几口就走了。

“唉!怎么就生了个这样的崽。”

你说他的爸爸难道真的不爱他吗?

其实他并非不爱孩子,而是他觉得儿子的行为没有达到自己的预期。

他希望儿子能自信开朗,可结果呢!

见到自己都是躲开的。

他没有去反省是自己的问题,还是孩子的问题。

却早已把这一切归咎于孩子了,所以不遗余力地去挖苦打击孩子。

他期待自己的打击成为一种鞭策,能改变孩子。

可实际上呢?

你的“打击式”教育,只会让孩子离自己预想的状态越来越远。

亲子关系也会变得越来越生疏。

3

在成长的过程中,每个孩子都会不断地进行自我评价。

就好像我们自己经常会照镜子,看看镜子里的自己。

有时也会思考自己的行为和言语,进行自我反思。

孩子也是如此。

小小的他们,也会思考自己到底是什么样的?

我是受欢迎的吗?

我是聪明的吗?

我长大后会有出息吗?

带着这些疑问,他们跌跌撞撞,小心翼翼地找答案。

敏感地捕获外界的的信息,大家是怎么评论我的?

我在爸妈的心中又是什么样的?

你也许会觉得孩子小,这些东西重要吗?

当然重要!

假如父母总是说孩子是愚蠢的、懒惰的、令人讨厌的。

他们只会听到“原来我是愚蠢的,是不是我真的比其他人蠢?”

“原来我真的不受大家的欢迎,我爸妈也是这样说的。”

哪怕你说孩子的时候,本意是希望孩子能多读书、多思考,变得聪明一点,变得勤快一点。

可你这样的否定评价,只会得到相反的效果。

因为父母的否定无法在孩子那里激发出正面的形象。

假如持续不断地去挖苦否定孩子,那孩子就会把这个当作真正的自己——我就是这样的人。

就这样一步步毁掉孩子的自信心。

4

在平时的养育过程中,很多父母往往轻易地忽视孩子当时的问题,反而喜欢把孩子过去犯的错误都拉扯到一块。

做什么用呢?

用来作为“批判”孩子的有力证据。

在毫无理智的情形下,真正的、眼前的问题被忽视了。

而孩子的人格被拿来抨击。

如果是弄丢了东西,情急之下会下一个定义,你就是个粗心的人,迟早会把家里的东西都给败光,你知道什么叫“败家子”吗,就是你这样的。

如果是跟同学打架了,往往不说打架这件事,反而数落孩子,你这么爱打架,迟早会进监狱,要警察来管你,我是管不了你了。

这样的场景非常常见。

如果孩子有问题,为什么不直接问题,就事论事呢?

因为很多父母缺乏直面问题,解决问题的勇气。

那些已经习惯挖苦讽刺孩子的父母,不能说不爱自己的孩子。

但是他们却无法走出这个心理泥沼。

在这里,他们感觉到了压力、困难,甚至是难堪。

别说养好一个孩子要付出多少心血,哪怕是养一盆花草,也是要下不少功夫的。

要养一个好孩子,父母得自律,得学习,得不停地改变自己。

只有只这样才能反思、改进,从而解决一些问题。

而很多的父母是不想花这份时间的。

他们遇到了问题比孩子还要暴躁,只想着发一通脾气,然后躲起来。

气急败坏之下,还会挖苦打击孩子,觉得这样就能解决问题了。

可实际上呢,发过脾气之后,只留下难受和悔恨。

生气时想抛掉的这一切,真的能舍得吗?

最后还是要去缝合,去弥补。

那为何不在暴风雨到来之前,做一番准备呢?

因为打击式的教育,毁掉的是父母跟孩子间的亲密关系。

让孩子感受不到内心的安全感,还有那种渴求的爱。

5

父母最起码的一条修养,就是不挖苦打击孩子。

当情绪起来了,想大骂孩子一通时,请冷静30秒再说。

当那些伤人的恶言恶语涌上心头时,请管好嘴,别伤人。

其实放开一点心想想。

换个角度看看,你会发现每个孩子其实都有优点,渴望得到父母的肯定。

你何必总是揪着他们的缺点不放呢?

假如有人天天找你的麻烦,跟你过不去,你还会理这个人吗?

想必是怕躲都来不及。

孩子因为种种限制,无法躲开父母。

有时又非常容易原谅父母。

但这都不是默许你挖苦打击的理由。

所以与其揪住孩子的问题不放,不如发现孩子身上的那些闪光点,鼓励他,让孩子觉得自己其实很棒。

真正尊重了孩子的父母,最后也会得到孩子的尊重。

能理解孩子的父母,也能换来孩子的理解。

假如你抱怨、责备孩子做得不够好时。

先看看自己,是不是做得足够好吧。

答案往往就在这里。

0

主题

2141

回帖

9615

积分

都督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9615
发表于 2021-1-29 03:48:0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四川资阳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