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阳万惠达

搜索
查看: 4938|回复: 0

2024年四川省网络举报辟谣宣传周活动(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6-4 09:29: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四川资阳
清朗网络 低 展板4 曲_1200X1500_编号005.jpg
四、造谣传谣后果
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编造、传播网络谣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第十二条第二款规定:
任何个人和组织使用网络应当遵守宪法法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不得危害网络安全,不得利用网络从事危害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煽动颠覆国家政权、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煽动分裂国家、破坏国
家统一,宣扬恐怖主义、极端主义,宣扬民族仇恨、民族歧视,传播暴力、淫秽色情信息,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扰乱经济秩序和社会秩序,以及侵害他人名誉、隐私、知识产权和其他合法权益等活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规定
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第六十五条规定:
编造并传播有关突发事件事态发展或者应急处置工作的虚假信息,或者明知是有关突发事件事态发展或者应急处置工作的虚假信息而进行传播的,责令改正,给予警告;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暂停其业务活动或
者吊销其执业许可证;负有直接责任的人员是国家工作人员的,还应当对其依法给予处分;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明确将编造虚假恐怖信息或明知是虚假恐怖
信息仍然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纳入刑事犯罪的范畴。
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第一款明确规定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
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第二百九十一条
之一第二款明确规定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
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捏造他人虚假信息可能构成诽谤罪
首先,捏造、散布包含他人不实情况类型的虚假信息可能构成名誉权侵权,需承担民事侵权责任。
其次,散布对他人的人格、名誉进行诽谤以达到诋毁他人的目的类型的虚假信息,情节严重的,也可能同时构成诽谤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规定,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3
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最后,即使未达到入刑标准,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或者捏造事实诽谤或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也会因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
十二条的规定,而受到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的治安管理处罚;情节较重的,则将会受到5日以上 10 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 500元以下罚款的处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
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通过网络发布虚假信息,未及时删除,导致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5000 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500次以上的,将涉嫌诽谤罪,可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